开源经历了什么样的打压?
开源软件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了全球公认的先进软件创新合作模式,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也将开源软件列入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规划。
然而就在不远的十多年前,开源软件并没有现在这样宽松的舆论环境,尤其是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以微软为首的商业软件巨头们对开源软件进行了长时间的无情打压。
FUD 舆论打压
FUD 是恐惧(Fear)、不确定(Uncertainty)、怀疑(Doubt)的缩写,是行业垄断巨头对付比自己弱小的竞争对手时使用的打压手段之一,由前 IBM 工程师 Gene Amdahl 提出。Gene Amdahl 原为 IBM 工程师,之后离开 IBM 自行创立 Amdahl Corporation 公司,成为 IBM 竞争对手。FUD 最早意指 IBM 销售人员对客户灌输关于 Amdahl 和其他竞争公司产品的负面观念,也就是在顾客的头脑中注入疑惑与惧怕,借此打压竞争对手。
通过直接吓唬对手及胆敢与对手合作的公司,同时利用各种手段动摇竞争对手客户的信心,使其产生先动摇,进而怀疑的心理,从而挤掉质量和技术优于自己的产品,难以有效形成市场力量,确保独家垄断。使得用户无法得到最佳的产品和服务,整个行业的创新也被阻碍。公司越强大,效果越佳。
操作系统垄断巨头微软是采用 FUD 策略的典型代表之一。据可靠的数据统计,在报刊中公开报道过的微软 FUD 受害者,至少有 50 家公司以上,它们分散于美洲、欧洲、亚洲等世界各地,涉及业务包括浏览器、计算机绘图、多媒体、办公室软件、网络服务器等产品。而实际上受害者的数字估计要高出数十倍。90 年底后期,微软 FUD 策略的矛头就开始逐渐指向自由和开源软件。在微软反垄断案中,就有 Red Hat 等多家开放源代码软件作者出庭作证,列举出微软 FUD 恐吓的证据。数年来,微软公司声称 Linux 是没有经过充分测试的,是不可靠的。但是,这种攻击几乎毫无效果,反而发挥了反作用,因为 Linux 得到了除微软公司之外几乎所有重要软硬件厂商的支持。
21 世纪初期,面对蒸蒸日上的开源软件,微软的 FUD 策略开始了全面、系统的大攻势。一般的商业媒体策略是攻击对手软肋,而 FUD 则恰恰相反,凭借自身绝对的影响,直接攻击和瓦解对方的最强处。以 Linux 为例,人们通常认同 Linux 的优点是:代表新趋势,具有开放性、安全性和成本优势。于是,微软就分别有针对性地连续攻击,手段极其巧妙,我们可以略微举几例:
给创新事物添加“恐惧”:从盖茨和鲍尔默嘴里,反复大骂开放源代码是“病毒”,是“癌症”,化解 Linux 美好的光环,尤其是许多人认为 Linux 是代表最新趋势的大众心理。
动摇 Linux 的成本优势:2002 年底,全球媒体都转载一则令人惊讶的新闻:权威机构 IDC 研究认为,Windows 比 Linux 更便宜!实际上,微软出资让 IDC 从事的客户专项研究项目,报告中有这样的结论:“在一些情形下,Windows 的成本比 Linux 便宜些”。但是,在发布时,不但微软资助的事实不见了,而且结论也断章取义。
动摇 Linux 的安全性:也是 2002 年底,另一则同样震动媒体的报道出台:“据 Aberdeen Group 所发表的报告称,安全性最差的操作系统不是 Windows,而是 Linux。”与 IDC 的研究报告一样,这个研究同样由微软资助,并且以受攻击的次数作为安全性的简单误导,而根本不考虑 Linux 由于开放源代码,可以让用户真正对安全问题作出及时反应的事实。
以微软为代表的专有软件厂商对开源软件的媒体攻势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 2014 年新 CEO 上任,微软全面转向拥抱开源的战略,这才进一步推动开源软件被全世界广泛认可,开源软件反而受到了当年那些打压开源的商业媒体的推崇。
法律的威胁
除了 FUD 策略外,微软当时也在法律层面对开源软件进行了疯狂的打压。
2007 年 5 月,微软首席律师 Brad Smith 在接受《财富》杂志采访时公然宣称开源软件侵犯微软公司旗下 230 多项专利。其中,Linux 内核侵犯 42 项专利,Linux 用户界面和其它设计元素侵犯 65 项,OpenOffice.org 侵犯 45 项,其它开源软件侵犯 83 项,用法律为武器给开源社区扣上了侵权的帽子。
时任 OpenOffice.org 市场营销负责人 John McCreesh 表示,微软或许根本就没有起诉的打算,但它可以把诉讼当作一种威胁手段来使用。微软真正的意图在于迫使企业用户转而使用和它签署了授权协议的开源软件销售商,如 Novell 的产品。
作为对微软提出的“开源侵权说”的反击,当时有大量开源用户挺身而出以联名形式抗议,他们将自己的名字以及当前所使用的开源软件公布在互联网上,“请求”微软起诉自己。
政府层面的知识产权攻击
如果说以微软为首的商业软件公司,通过控制媒体舆论、法律威胁等手段对开源软件进行的打压尚属市场层面的竞争,那么在十多年前,美国政府从国家层面对开源软件进行的一系列封锁举措,对开源社区来说则是一场无妄之灾。
这一时期,面对微软等美国公司在计算机各领域的强势垄断,亚洲、南美等发展中国家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开始陆续从开源社区中寻求替代软件。
2010 年,由 MPAA 和 RIAA 等组成的国际知识产权联盟向美国贸易代表提出请求,将印度尼西亚、巴西和印度等国家纳入其“特别 301 观察名单”,理由正是这些国家政府在鼓励使用开源软件。
所谓的“特别 301 名单”,就是一份由美国主导的研究报告,旨在“检查”全球“知识产权的充分性和有效性” —— 最初主要针对的是仿制药、盗版软件、盗版光盘等问题。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常年在该名单中排第一位。上了该名单的国家将受到美国政府的进出口管制和贸易打压。
也就是说这一时期,在一些美国政客眼中,他国对于开源软件的应用等同于使用盗版软件。一些美国政客甚至倾向于把开源与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认为开源是对传统商业软件公司知识产权的破坏。当然,其中更直接的原因是开源软件触动了微软等美国商业软件巨头的利益。
替“盗版”背锅
事实上,当时的开源软件背上“盗版”这口黑锅,一方面是来自竞争对手的舆论打压,另一方面也要归咎于社区中一部分极端的狂热分子。
软件技术的进步和更新,吸引了很多倡导自由的开源软件开发者,他们之中存在着一些以破解为乐趣的个人或组织。对于这些人来说,每一款新产品的发布,都是他们展示技术的好机会。如果一个组织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把一个软件破解,将成为该软件的唯一破解版本,而在各大破解软件共享社区流行,除非有明显优于这一破解的版本将其取代。在这种破解竞赛中,各种破解工具和技术发展成熟,从而产生出大量被破解的盗版商业软件。
一个比较有名的案例是 Linux 社区成员、Linus Torvalds 的前老板 Andrew Morton 在 2005 年尝试破解 BitMover 公司免费给 Linux 社区提供的版本管理工具 BitKeeper,BitMover 公司一气之下终止了与 Linux 社区的合作。虽然 Linus 本人无奈之下亲自写出了一个全新的开源版本管理工具 Git 传为一段佳话,但这件事情的本质仍是开源社区违反契约精神在先,Andrew Morton 等人的做法无疑给开源社区的声誉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盗版软件的流通不仅损害了传统软件行业的利益,同时也让很多踏实本分、追求创新的开源社区成员感到头疼。
2008 年,OpenOffice.org 开源项目社区经理 Louis Suarez-Potts 提到了盗版软件对开源项目的影响。“盗版损害了开源,因为开源要求人们帮助回馈和贡献代码,但他们说,‘我为什么要帮忙?我有免费的 Microsoft Office,’”Suarez-Potts 说。因为一些盗版的商业软件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这样一来他们对开源自由软件的需求就降低了,同时开源社群也失去了一大群用户和原本可以贡献代码的参与者。
在世界各地,许多国家政府也意识到了盗版软件的危害,并有意识地把开源软件与盗版软件区分开。开源社区可以帮助人们获得有益于劳动力和国家的技术技能,但盗版软件的出现对积极参与开源社区的人造成了打压。Suarez-Potts 表示,通过打击软件盗版,全球各国开始看到,他们可以通过开源开发鼓励创新和创造力,从而促进就业增长,提升本国民众技术水平。
近些年来,在来自各大优秀开源作者和开源布道师的努力下,开源软件才逐渐被人们广泛接受,大家对其的印象也与盗版软件完全剥离。
道德绑架
随着曾经最大的反开源公司微软于 2014 年宣布拥抱 Linux,谷歌等崇尚开源的科技巨头也迅速崛起,开源软件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宽松舆论环境。
但不同时代依然会有不同的问题,这一时期,开源面临的舆论压力逐渐从外部矛盾转移到开源软件用户与开源项目维护者之间的“内部矛盾”。
最为常见的是用户对开源社区的“道德绑架”。
(图片来源:imgflip.com)
例如,部分用户希望开源软件永远保持免费,甚至会站在道德至高点批评开源项目的商业化,甚至理所当然地向开源作者索要免费的技术支持,而他们既不向社区贡献代码,也不向社区提供捐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白嫖”:
cURL 作者公开 “乌龙” 事件,吐槽财富 500 强 “白嫖” 技术支持
然而开源软件特别是一些大体量项目的日常维护,难免需要资金与人力的支持。很多优秀的开源项目作者因自身的生活压力使得项目难以为继,大量的“白嫖”用户(特别是将开源项目用于盈利的企业用户)只索取不贡献的现象成为了压垮这些开源作者的最后一根稻草:
关于开源的道德绑架我们曾经也分享过其他案例:
用爱发电能走多远?LibreOffice 的“自由”之困 。
当然,开源项目的商业化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项目管理者不仅需要考虑资金来源,也需要顾及大量社区用户的感受,一个能让大部分人接受的合理商业模式对于一个开源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是必不可少的。
结语
开源软件突破层层阻挠走到今天,为全世界的人们 —— 无论你是什么种族,无论你有什么信仰,无论你来自哪里 —— 一视同仁地提供了接触、分享和共建先进软件技术的机会,可以称得上是人类历史的一个奇迹。当然,这也是无数心存自由与共享精神的优秀开发者给全人类的礼物。我们由衷地希望这个奇迹能够不受地缘政治、商业斗争的影响,为全球的技术爱好者留下一片净土。
参考链接
https://www.oschina.net/news/180252/fortune-500-log4j-cur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75ef57010008sv.html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ear,_uncertainty,_and_doubt